二、教學進度

本課程的教學方法與策略列述如下

1.     小組討論:本課程採取分組討論模式,將全班同學分為數小組進行課堂討論,由TA帶領,於每週課程講授後,留下時間針對授課內容設計議題,進行分組討論。在小組討論當中,同學將學習到如何進行團體合作及傾聽別人意見的民主素養,並訓練表達能力。

2.     多元教學:本課程基本上採取多媒體簡報方式進行課程講解,並配合校外專家演講、影片賞析、小組討論與分組報告、課後作業、雨量筒製作、觀測紀錄、現場調查、戶外教學與架設網站來進行教材補充和增進同學彼此討論與溝通的機會。

3.     問題探索:本課程採取於大華校園內,或校外探索地點-新竹縣新埔鎮九芎湖及芎林鄉鹿寮坑,提出當地可能發生的潛在災害,讓同學們進行腦力激盪,互相討論,指出發生問題的原因?以及校園或社區內環境議題中的危機為何?藉此讓同學來增進對環境的覺知與敏銳度。

4.     價值澄清:價值澄清能讓學生了解並澄清自己對環境的價值觀。本課程配合一些議題,如在環境保育(防災)和經濟開發兩相衝突之下,我們可以採取環境行動為何?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扮演,各個小組分飾不同角色進行公聽會,大家一起傾聽彼此的心聲,並藉此學習傾聽和尊重個人意見。配合老師講解與學生彼此激盪,同學們也將進行相當程度的價值觀澄清。

本課程所要研討的教學內容包含:〈一〉自然造成的環境災害將介紹快速變遷的台灣環境,台灣天然災害的背景,主要災害類型、發生原因與防治對策。主題有地球誕生與台灣形成,台灣的天然災害種類及分布地點,地震、颱風、土石流、崩塌防治對策;〈二〉人為造成的環境災害人為災害產生的背景、坡地開發與防災。主題因不當開發導致發生水土災害、地層下陷,社區防災主題圖繪製;〈三〉環境與生態自然環境與人、簡易雨量筒製作與雨量觀測、環境生態之自然體驗。主題有校園認識與初體驗,簡易雨量筒製作方法及雨量觀測紀錄,校園生態環境資料,校園的能源利用等;〈四〉永續環境綠色生活,節能減碳,校園能源利用的環境地圖繪製,永續經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的平衡。主題有綠色生活的含意與應用,校園環境主題圖繪製,山坡地不合理的開發行為及山坡地安全居住指南

校外專家演講一共三次,規劃如下:

1. 46,邀請明道大學環境規劃與防災學系洪耀明助理教授,演講「環境開發與防災」

2. 64邀請南華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趙家民助理教授,演講「台灣的能源利用」

3. 618邀請中華大學土木與工程資訊學研究所周文杰教授,演講「棲地環境與影響評估」

 

自然造成之環境災害

第一單元  快速變遷的台灣環境

上課日期

2/26

進行方式

(1) 課程:說明快速變遷中的台灣地理環境

(2) 指定閱讀: A.教育部環境變遷與永續發展網站

              B. 防災教育宣導手冊(大專學生適用)

(2) 影片教學:播放地球誕生的影片。

(3) 小組活動:認識台灣地理環境,由TA出題分組搶答,增進同學對台灣環境的了解,培養小組默契與自然互動。

課後作業

各組找一個有關台灣土地深受感動的自然文學,並放到網路上供同學互相欣賞觀摩。

TA角色

(1) 建立小組默契,引導學生認識台灣地理環境。

(2) 引導學生在網站上彼此分享與討論。

 

第二單元  台灣天然災害的背景

上課日期

3/5

進行方式

(1) 課程:台灣的天然災害種類、分布地點,及台灣發生之天然災害案例

(2) 小組討論:TA引導小組議題討論∼面對天然災害的態度

課後作業

請同學尋找其他台灣曾發生之天然災害案例,放在網頁上,讓同學互相參考觀摩。

TA角色

引導學生在網站上彼此討論與分享。

 

第三單元  災害類型-地震

上課日期

 3/12

進行方式

(1) 課程地震發生的原因、發生地點、活動斷層、發生徵兆、及避難原則。

(2) 影片教學:播放921地震的影片。

(3) 小組討論:由TA分別帶領各組同學進行回想,親身所經歷的地震實況,接著由各組推派代表上台報告

課後作業

請學生上網查詢自家附近曾發生過的地震資料距家最近的活動斷層、及附近可供臨時避難之地點。

TA角色

(1) 帶領同學參與討論,以增進學生對地震解。

(2) 引導學生在網路上彼此分享與討論。

 

第四單元  災害類型-颱風

上課日期

 3/19

進行方式

 

(1) 課程颱風發生的原因、發生地點、名詞解釋、發生徵兆、及颱風預測。

(2) 影片教學:不能遺忘的教訓-播放賀伯風災的影片。

(3) 小組討論:由TA分別帶領各組同學進行回想,親身所經歷的颱風實況,接著由各組推派代表上台報告

課後作業

 

請學生上網查詢自家附近曾發生過的颱風災害、最近雨量站之降雨資料、及附近可供臨時避難之地點。

TA角色

(1) 帶領同學參與討論,以增進學生對颱風解。

(2) 引導學生在網路上彼此分享與討論。

 

第五單元  災害類型-土石流

上課日期

 3/26

進行方式

(1) 課程土石流發生的原因、發生地點、發生徵兆、台灣1420石流潛勢溪流、及避難原則。

(2) 影片教學:播放阿忠布袋戲-認識土石流,及現場拍攝到土石流流動的影片。

(3) 小組討論:由TA分別帶領各組同學進行回想,親身所經歷的土石流實況,或所知道的土石流進行分享,接著由各組推派代表上台報告

課後作業

請學生上網查詢自家附近曾發生過的土石流、最近發生土石流的地點、及附近可供臨時避難之地點。

TA角色

(1) 帶領同學參與討論,以增進學生對土石流解。

(2) 引導學生在網路上彼此分享與討論。

 

第六單元  災害類型-崩塌

上課日期

 4/2

進行方式

(1) 課程崩塌發生的原因、發生地點、發生徵兆、及校園內潛在崩塌地區地點。

(2)影片教學:播放Yutube網站有關崩塌的影片。

(3)小組討論:由TA分別帶領各組同學進行回想,親身所經歷的崩塌實況,或所知道的崩塌進行分享,接著由各組推派代表上台報告

課後作業

請學生上網查詢自家附近曾發生過的崩塌、最近發生崩塌的地點、及附近可供臨時避難之地點。

TA角色

(1) 帶領同學參與討論,以增進學生對崩塌解。

(2) 引導學生在網路上彼此分享與討論。

 

人為造成之環境災害

第一單元  台灣人為災害的背景

上課日期

 4/9

進行方式

(1)    室內課程:講述台灣土地因濫墾、濫伐及不當開發,導致發生水土災害、地層下陷等人為災害的案例。

(2)    小組討論:由TA分別帶領各組同學進行回想,親身所經歷的人為災害實況,或所知道的人為災害進行分享,接著由各組推派代表上台報告

課後作業

(1) 透過小組討論清觀念,各組寫成報告並放在網站上。

(2) 請同學尋找關於台灣曾發生之人為災害案例,放在網頁上,讓同學互相參考觀摩。

TA角色

(1) 帶領同學參與討論,以增進學生對人為災害解。

(2) 引導學生在網站上彼此討論與分享。

 

第二單元  社區防災主題圖繪製

上課日期

 4/16

進行方式

(1)     室內課程:介紹國內相關社區結合防災與總體營造成功案例,及政府或學術單位出版之防災主題圖介紹

(2)     專題演講:邀請明道大學環境規劃與防災學系洪耀助理教授演講「環境開發與防災」

(3)     小組活動:社區防災主題地圖製作與討論

課後作業

查詢防災主題圖相關防災文章與資訊

TA角色

(1) 協助各小組期末報告的呈現。

(2) 引導學生在網路上彼此分享與討論。

 

期中報告

上課日期

 4/23

進行方式

(1) 期中發表:自家附近社區防災主題圖報告

(2)全班討論與互動

課後作業

(1)     呈現課堂上的討論及感想。

(2)     請學生寫出「社區防災主題地圖」應有的內容

TA角色

(1) 協助各小組期中報告的呈現。

(2) 帶領全班討論與互動

(3) 引導學生在網路上彼此分享與討論。

 

環境與生態

第一單元  自然環境與人

上課日期

 4/30

進行方式

(1) 室內課程:簡介及說明生態的意義、環境的內涵及環境問題的產生。

(2) 邀請

(2) 戶外活動:由TA帶同學到校園的一角,培養與自然互動的情感。

課後作業

(1) 書寫「傾聽大自然的聲音」一文,以五百字為限,利用網路傳送作業。

(2) 再找一個深受感動的自然文學,並放到網路上供同學互相欣賞觀摩。

TA角色

(1) 建立小組默契,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的美。

(2) 引導學生在網站上彼此分享與討論。

 

第二單元 環境探索

上課日期

 5/7

進行方式

(1) 室內課程:環境探索-簡易雨量筒製作方法,及雨量觀測與紀錄。

(2) 室外活動:探索校園生態池,並進行校園後山生態及潛在災害調查,藉學生學習自主發現問題與擬解決方案。

課後作業

至中央氣象局網站,找出與自家或學校最近的氣候站,下載當地的歷年來平均的氣候資料。

TA角色

(1)協助指導學生雨量筒製作。

(2)引導學生在網路上彼此分享與討論。

 

第三單元  環境生態之自然體驗

上課日期

 5/14

進行方式

(1) 室內課程:環境調查與自然體驗

(2) 戶外活動:探索九芎湖由崩塌地滑災害區,與當地民眾對談,探討如何運用當地生態資源,進行災害治理,進而社區再造,發展成為北部著名的觀光區。

課後作業

分組進行社區探索與體驗的調查活動。

TA角色

(1)進行學生分組活動,每五人分成一組,共分成十組。

(2)帶領學生參與自然體驗活動及活動心得討論。

(3)引導學生在網路上彼此分享與討論。

 

永續環境

第一單元  綠色生活

上課日期

 5/21

進行方式

(1) 課程綠色生活及環境保育的含意與重要性

(2) 小組活動:介紹「土石流防災與環境保育-水土保持局製作的大富翁遊戲,各組TA分別帶領同學進行,寓教於樂,以引導出學生對防災、綠色生活環境保育的關係。

課後作業

請學生上網查詢綠色生活的相關資訊,並去住家附近的商店調查綠色商品的販賣情況。

TA角色

(1) 帶領同學進行課堂上的大富翁遊戲,並引導學生遊戲後的心得與分享。

(2) 引導學生在網路上彼此分享與討論。

 

第二單元 永續發展∼節能減碳

上課日期

 5/28

進行方式

(1)    課程:環境汙染、溫室效應、全球暖化、介紹校園環境議題調查。

(2)小組討論:分組討論與課後分享

課後作業

讀「西雅圖酋長的宣言一文」,並上網分享。

TA角色

(1)    引導學生在網路上彼此分享與討論校園能源使用調查結果。

(2)    預先告知學生期末報告能源調查的環境地圖繪製。

 

第三單元  永續發展∼能源利用

上課日期

 6/4

進行方式

(1)課程:校園或社區的水、電能源利用

(2)專題演講:邀請南華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趙家民助理教授演講「台灣的能源利用」

(3) 小組討論:學生分成小組及分配工作,及進行校園或社區能源利用環境主題地圖相關資料收集。

課後作業

請學生寫出「校園環境主題地圖」應有的內容。

TA角色

(1) 指導同學選定校園或社區能源利用議題,進行環境主題地圖的製作。

(2) 隨時上網和同學討論及注意環境主題地圖製作進度。

 

第四單元  永續社區∼坡地生態與防災

上課日期

 6/11

進行方式

(1)    室內課程:講述山坡地不合理的開發行為,及山坡地安全居住指南。

(2)    室外活動藉九芎湖推動社區再造的成功經驗,由學生自己找出鹿寮坑需要克服的問題,並練習解決問題,找出社區規劃所需的元素,並進一步參與村民活動。

課後作業

(1) 寫出大華校園坡地安全設施目前使用情況及問題。

(2) 尋找網站,找出常用的一些坡地安全設施。

TA角色

(1) 帶領同學參與討論,以增進學生對坡地安全設施的解。

(2) 引導學生在網路上彼此分享與討論。

 

第五單元  永續經營~環境影響評估

上課日期

 6/18

進行方式

(1)    介紹環境影響評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孰輕孰重,落實永續經營的理念與實踐。

(2)    邀請中華大學土木與工程資訊學研究所周文杰教授演講「棲地環境與影響評估」

(3)    小組討論:如何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蘇花高與核能電廠興建贊成與反對意見

課後作業

(1)    小組討論心得

(2)    防災主題地圖最後統整與修改

TA角色

(1) TA在價值澄清的過程中,不斷的發問,讓學生持續的討論,避免下判斷。

(2) 引導學生討論以客觀角度,討論環境議題。

(3) 協助學生環境及防災主題地圖最後統整。

 

 

期末成果報告

上課日期

6/25

進行方式

(1) 期末成果報告:各組報告,校園環境議題調查及採取環境行動結果之呈現。

(2) 回顧與期許活動觀賞課堂剪影及課程總結。

課後作業

各組將環境議題簡報及行動結果,放至「作品觀摩區」供同學參考。

TA角色

(1) 協助小組進行期末成果報告

(2) 帶領課程回顧與期許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