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研讀:梁啟超《新民說》」開卷語


〈彼此激勵,協力完成〉

  清末民初是中國的求變轉型時代,有志知識份子莫不懷抱「破與立」的想望,一方面亟欲速崩裂解晚清體制,一方面熱切追摩想像新中國的產生。其間,梁啟超是最亮眼引人的一位,他以情感之筆,透過魔力文字,昌言民權自由的改革思想,對催化傳統中國裂變與形塑新中國產生,具有深刻的影響。其中《新民說》揭櫫而出的「公德」、「群體」、「進步」觀,不僅引人警醒,且倡引成為時代企慕追求的思潮;《新民說》足堪稱為清季思想論述的經典之一。「經典研讀:梁啟超《新民說》」即是希望藉由晚清歷史的觀察與理解、梁啟超思想的分析與探討,以及《新民說》文本的閱讀與思考,引領同學明瞭《新民說》的思想意涵與時代意義。

  《新民說》是文本,也是史料。在技職院校,直接運用史料進行歷史教學,對老師而言,不是容易推動的教學嘗試;對同學來說,也是一項困難艱辛的學習過程。特別是長期以來,許多同學視人社相關課程為營養學分,更對歷史課程抱持「背多分」的錯誤學習心態與認知;在這樣的學習積習之上,要落實「經典研讀:梁啟超《新民說》」的教學進行,更是充滿著挑戰與考驗。但是,老師還是懷抱希望,祈願藉著逐週帶領同學親近《新民說》文本,不僅一字一句的認識它、理解它,也要置放在歷史脈絡中解讀,並且把這些史料轉化成為歷史的證據;期能使同學對歷史的認知提升至理解層次。對於這一個挑戰與考驗,老師唯願與同學彼此激勵,協力完成。

 

「心美老師的話─提醒與分享」


〈文本分析的歷史教學〉

  本課程的教學方法之一,是文本分析。十多年來,文本(text)或話語(discourse,或譯為論述)的分析與研究,已普為學界以之做為文化研究或社會史、思想史的研究進路。《新民說》是文本,也是史料,本課程嘗試藉由《新民說》文本話語的閱讀與分析,觀察其中所含藏透顯的現實經驗與思維觀念,並將其置放在歷史發展的脈絡中來詮釋,帶領同學認識晚清社會、認識梁啟超的思想。

  以之來看,這個課程的文本分析與考察,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不能忽略文本所產出的時代背景。在已進行過的幾週課程當中,老師在引領同學閱讀《新民說》文本的時候,除了注重文本詞解意涵的解讀之外,還一再把這些篇章放在歷史脈絡中觀察與思考,以究明思辨它們的時代意義;因為同樣的問題或現象,在不同的社會背景與時空之下,有其個別不同的存在造因與意義。

  所以,同學們當還記得,為什麼老師在每次分組討論的時候,會屢屢提醒同學:「別忘了歷史脈絡!」並且會從旁適時提點:《新民說》寫作的時代背景,以及彼時刻正發生的時事變化。也就是說,我們把《新民說》置放在歷史情境中詮釋,我們方可明白《新民說》的時代意義,並也從中看到文本書寫的「歷史」。

 

〈吾心愛國如焚,需飲冰止之─時刻為中國啟程的梁啟超〉

  梁啟超思想多變,一生思想屢變屢遷。梁啟超在流亡日本前期(光緒二十五年,1899),一度昌言革命,盛讚破壞;但至流亡日本後期(光緒二十九年,1903),卻又力言緩進改良,主張君主立憲;民國之後,在反孔疑古的思潮中,他重新掉首,回顧審視傳統文化的價值理念,極力維護以孔、孟為主導的儒家思想。

  梁啟超思想時而激進,時而保守,其依違衷棄之理為何?這是我們在課堂曾經討論的問題。檢視梁啟超一生思想行止,其不僅在思想上幾番變易轉折,就其兩度從政經歷來看,先是與袁世凱聯手合作,但當其警覺袁世凱帝制自為的野心之後,他輾轉奔赴雲南,策動蔡鍔啟動護國之役討伐袁世凱;後又與段祺瑞攜手聯結,惟當其察觀段祺瑞欲勾結日本帝國主義勢力,梁啟超斷然捨棄政治迷夢,告別個人政治生涯;其兩度從政生涯,實亦也有其激變。

  同學們一定會問:梁啟超的思想與從政聯結對象,屢為變遷改易的原因究竟為何呢?根據心美老師《梁啟超思想的演進與轉變》一書的研究,在梁啟超屢變屢遷的過程當中,實則有其一貫服膺的基本理念與原則,也就是他一生均以中國政治實體的安危為念,促使現存中國的安定與發展,是他始終的關懷與憂念。為此,梁啟超時刻為中國起程,尋找催生形塑「新中國」的良方解藥。

  梁啟超嘗言:「吾心愛國如焚,需飲冰止之」,正適足以做為他視中國為終極關懷與畢生之愛的最佳詮釋。所以無論任何思想或手段,只要是對中國有利,能為中國得益,都是他援引或取用的對象,此亦正是他屢變屢遷的契機造因。

 

〈梁啟超倡言革命,他是革命黨嗎?當然不是!梁啟超是改革派。〉

  「梁啟超倡言革命,他是革命黨嗎?」這是小南(財金系吳芷安)曾經問老師的問題,也是許多同學的疑惑。老師的回答是:「當然不是!梁啟超雖然一度倡言革命,但他不是革命黨。梁啟超贊成緩進改良,他是一個君主立憲的擁護者。」

  有一些同學讀《新民說》,讀到梁啟超的激進革命思想,會以為梁啟超是革命黨。老師碰到了這樣的問題,都會清楚的告訴同學:梁啟超是改革派。老師在課程第三週的授課單元「梁啟超的生平與行止、畢生憂念與終極關懷、思想的演進與轉變」中,即已有清楚的分析說明,梁啟超是贊成君主立憲的改革派,我不知道同學是不是忘了?還是覺得梁啟超在《新民說》中言革命、倡破壞,所以一定是革命黨呢?答案是:當然不是!

  梁啟超曾經一度與革命者孫中山有往來。梁啟超在戊戌變法失敗流亡到日本之後,經日本人宮崎寅藏與平山周的介紹,結識了孫中山。梁、孫交換革命排滿意見,梁啟超也與革命黨接近。但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梁、孫分裂,其癥結在於:孫中山是直接的倒滿主義者,梁啟超是間接的倒滿者,梁認同的是漸進立憲。當然,梁、孫分裂的原因並非僅此一端,梁啟超的老師康有為不願與革命黨攜手合作,也使梁有所顧慮。此外,梁啟超也有意一展自我理想志業。梁啟超與革命黨的合離始末,張朋園教授在《梁啟超與清季革命》一書有精要的分析,很值得參考。

  流亡日本後期,也就是從光緒二十六年(1900)十月之後,梁啟超自美洲歸來後,言論大變,從前相信的破壞主義,以及革命排滿的主張,至此完全放棄,以後幾年的主張,完全是站在禮贊緩進改良的立場。何故呢?梁啟超體認到在破壞之後的建設不易,他認為民主政治的理想只是一個遠程的目標,非一蹴可幾,所以他開始主張採取「尊君權、導民權」的漸進主義。從此以後,梁啟超斷然放棄民主共和的主張,積極的為民主立憲而鼓吹。

  但就實而論,梁啟超雖然行動上棄革命,可是他在《新民說》中的激切言論思想,對摧枯拉朽晚清中國是非常具有影響力的,這是一種思想上的革命,實也為革命行動增益極大的助力,這是梁啟超思想對晚清中國產生的宏遠深闊的影響。以之說來,梁啟超可說雖無革命之名,但卻有革命之實!

  若就此議題,再進延伸探討,頗值得一提的是,梁啟超在《新民說》中雖然倡言破壞,但他強調是要有意識的破壞,也就是隨破壞隨建設,在破壞之際更重要的是建設。我們如果回頭檢視歷史發展,真可以看到梁啟超的觀點是真知灼見,因為自辛亥革命以來的不斷革命,這當然包含了其後共產黨在中國的革命,真是讓中國社會動盪難安,多少生靈塗炭,即便我們今日可以欣慰海峽兩岸都進步有成,但回顧革命所帶來的動亂與貧窮,仍讓人感歎所付出的代價太高,很讓人感慨與不捨!

  梁啟超是倡導漸進改革的,他很早就體認到革命所帶來的破壞與殺傷力太大,所以他主張在既有的體制上改革,也就是贊成君主立憲;梁啟超的主張是歸屬為調適取向,在歷史上被稱為改革派。從中國近代歷史的經驗來看,革命派一直是佔上風的,自晚清到民國的好幾十年,中國社會都是肯定革命、歌頌革命,也把改革調適看得不重要。

  但自1980年代以後,已經有了一些轉變,較多數的人開始肯定改革調適取向,這種新的角度,使許多學者專家乃至一般人開始對晚清歷史乃至民國歷史有了新的省思與評價,開始重新評估梁啟超等人提出的改革主張,並且對梁啟超的論點與主張,也給予了較多的正向肯定。

 

〈我們好喜歡分組討論課!〉

  許多同學告訴老師:〝我們好喜歡分組討論課!〞老師聽了好高興,因為這是超過老師原本所預期的。「經典研讀:梁啟超《新民說》」原本的計畫書所安排的分組討論是六次,但在教育部計畫辦公室提出修正建議為十次後,老師遵依計畫辦公室要求增加為十次,但這個決定是對的,因為同學都好喜歡分組討論,在分組討論的時候都好開心;分組討論,真是一種快樂的學習方式!

  老師當初設計分組討論的構想,就是想藉討論引導同學思考問題、探究答案,鼓勵同學提出看法,並與小組成員交換意見,最後彙整歸納作出結論,撰寫記錄,上台報告。在這樣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讓同學逐漸建立觀照、檢視,與修正自我看法與意見的能力;一方面也可以磨練文字書寫與組織記述的能力;再者,也能培養同學清晰的口語表達能力與公眾演說的膽識。

  在分組討論課程進行之初,同學彼此之間似乎還沒有建立組員默契,對晚清歷史脈絡尚未能掌握,對《新民說》文本猶為陌生─雖然老師對教材內容都有編印講義,也都已為同學講解說明,但同學還是未能完全「到位」。總之,彼時,「歷史」尚遠,「人物」猶生。

  但是,隨著課堂學習的逐週開展,分組討論進行的次數增加,老師發覺同學真的慢慢進步了,不,應該說進步得越來越快!老師還清楚記得,第一次分組討論,有的同學上台報告的時候好緊張,並且所提出的結論觀點也猶為貧弱。可是幾次討論下來,老師發現同學不再畏懼上台,並且在台上報告多能落落大方,也都能提出一些很不錯的論點與觀察,最重要的是,老師發現同學們對自己都有了信心!

  有許多同學原本對歷史課是充滿畏懼的,這多半是因為國、高中階段對歷史有錯誤的認知與學習經驗,總是認為歷史是死背強記的學科,但是經過「經典研讀:梁啟超《新民說》」課程的學習後,對歷史的學習態度改觀了,特別是經過分組討論課程的洗禮之後,都發現歷史是可以理解的;這個發現真是太棒了!同學們幾近都肯定分組討論可以讓問題得到更深入的探討,一方面是可以對問題再三的思辨,另一方面也能在切磋討論中,參照同組同學的觀點,察觀檢驗自己的思考與論點是否有待修正,最重要的是,同學了解到歷史的討論,是有所本的,是有論據的,是要能經得起驗證的。

  看見同學從分組討論中得益,收穫豐富,並且開心,老師就真的很感安慰與開懷。回想老師的計畫書所寫:「在課程進行上,本課程希望儘量少用單向式教學法,而多採文本閱讀、議題提問、小組討論與心得報告等方式進行教學,一方面讓學生驗證史料檢視問題,一方面讓學生提出識見表達看法,不僅可以培養其追求實證的精神,也可以激發其主動展現自我的勇氣。換言之,本課程的教學設計,就是改變學習模式,使學生從填鴉式的被動學習,引導成為具主體性意義的自我主動學習,並漸進產生澄清觀念、解決問題的動能。」看起來,我們真的達到目標了呢!對吧?!「新民」同學們,謝謝你們與老師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