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員介紹

演講綱要

演講筆記心得

寫真紀實

錄影紀實

 

 

講題:中國近代的戲曲與性別

演講者:張遠助理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文化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時間:2012年12月20日(四),13:00-14:50

地點:圖資中心文化講堂

講題:中國近代的戲曲與性別

演講者:張遠助理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文化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時間:2012年12月20日(四),13:00-14:50

地點:圖資中心文化講堂

 

一、 戲曲與中國傳統社會文化:

1、傳統戲曲簡介:
2、社會意義:在家族維繫、地方團結、社會地位象徵以及宗教信仰上的意義。
3、文化價值:傳遞道德觀念、知識以及對主觀價值的反抗。
4、娛樂作用:上至皇族下至平民百姓的重要娛樂,並形成戲園這樣的公共娛樂空間。

二、 清中期(乾隆嘉慶道光):男演員展現的女性

1、清初女演員由顯而隱:康熙乾隆的禁令。
2、男人扮演的女人:乾旦的興起。
3、「相公」在社會文化上的意義。
4、從描寫演員的《花譜》看戲劇裝扮中所反映清代性別特質建構的複雜性。
5、模仿纏足的「踩蹺」的意義。

三、清後期(咸豐同治光緒):陽剛男性的舞台

1、京劇的形成與鬚生的興起(前三鼎甲、後三鼎甲)
2、陽剛男性特質的展現
3、演員正直道德形象的重視

四、近代女演員的登場:

1、女演員出現的社會文化背景
2、近代戲曲女演員的出身和生活
3、難以擺脫的落後不道德形象
4、京劇女演員以男性塑造的女性為楷模
5、純女班的越劇代表的女性特質文化

五、民國時期四大名旦的興起(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1、旦行成為京劇主流。
2、尋求擺脫傳統男旦與相公連結的形象。
3、理想女性典範的展現。
4、演員作為藝術家的形象。

六、後續的發展:

1、扮裝演出受到的批評。
2、男扮男、女扮女漸成為常態。
3、女性演員塑造的女性角色。

延伸閱讀:

王安祈,〈性別、表演、文本:京劇藝術研究的一個方向〉,《婦研縱橫》,72期(2004年),頁1-8。

吳存存,〈梨園花譜──清中晚期北京男風盛行下的流行讀物〉,《中國性研究》,
2:6(2007),頁9-24。

黃育馥,〈京劇-觀察中國婦女地位變化的窗口〉,見閔家胤編,《陽剛與陰柔的變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頁323-340。

2012-12-20演講學習單(生三孝 孫薇)
2012-12-20演講學習單(行三忠 賴雨岑)
2012-12-20演講學習單(國三忠 蘇鈺喬)
2012-12-20演講學習單(資四α 尤心怡)
2012-12-20演講學習單(電通三忠 廖奕嵐)
2012-12-20演講學習單(機電三忠 鄧國相)
2012-12-20演講學習單(觀四忠 呂姿蝶)
2012-12-20演講學習單(觀四忠 林庭均)
2012-12-20 張遠助理教授專題演講
第十六週張遠助理教授專題演講(2012-12-20)
 
建議使用Google Chrome 1024x768 解析度瀏覽本網站
Copyright © 2012 by *~風塵~*